Tuesday, May 6, 2008

全球暖化的影響,蜜蜂消失後,蜻蜓、蟑螂也不見了

「打不死的蟑螂」不再打不死了,俄羅斯研究者發現許多家庭已看不見蟑螂,如果再持續減少下去,蟑螂將是瀕危物種之一。繼蜜蜂無故大量消失後,蟑螂讓物種消失的警訊再度逼近人類。

除了蟑螂外,英國蜻蜓學會日前也發布一項訊息,因棲息地遭到人類入侵以及氣候變遷等因素,英國有三分之一的蜻蜓搬遷並消失。蜻蜓學會憂心,這些蜻蜓搬走後將永遠從英國消失,以後蜻蜓飛揚湖畔的景象恐成記憶。別以為這些是危言聳聽的假設,它有可能成為「明天過後」的事實,蜜蜂的大量消失就是一例。

近年歐美蜂業爆發「蜂群衰竭失調症」(CCD),短短幾天整個巢「蜂」去樓空,一去不復返。估計全美240萬個養蜂巢已損失1/3的蜜蜂,35個州都有蜜蜂集體搬家,80年來首次被迫要從澳洲購買補充。如果再無法找出成因與遏止之道,2035年美國可能完全沒有蜜蜂。

愛因斯坦曾預言:「如果蜜蜂從世界上消失,人類也僅僅剩下4年的光陰。」人類賴以維生的1330種作物中,逾1千多種需要蜜蜂授粉,沒了蜜蜂,將引發食物鏈斷裂的嚴重後果。現在除了美國,義大利、波蘭、葡萄牙、中南美洲、中國甚至台灣農業也陸續出現蜜蜂消失的情況。

當人類呼喊著「蜜蜂回來吧!」的同時,俄羅斯研究者也請人們重視「讓蟑螂回到家庭」,蟑螂最接近人類,之所以消失表示人類的生活機能正在改變。專家指出,可能是食物中有過多遺傳改造成份,吃進蟑螂肚裡後,讓蟑螂死亡。還有現代纖維、手機頻率以及臭氧層破壞等都會改變蟑螂的生理節奏。

亞歷山大曾說:蟑螂消失對人類有好處?就像院子裡沒有鳥,剛開始可能覺得很好,因為沒有鳥再亂啄蘋果了。但牠們離開可能是因為蘋果有毒,蟑螂的消失也是同樣。

【小檔案】CCD 「蜂群崩解失調」」(Colony Collapse Disorder,CCD),泛指造成蜂群大量死亡的疾病或症狀。例如,1980年到現在,有過兩次蜂蝨侵害;另外從1894年到現在,也發生過3次突然蜜蜂大量死亡事件。但與這次不同之處在於,之前的蜂群損害都只發生在特定區域,現在卻是蜜蜂集體消失。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81845

溫室效應發酵 融冰效應加劇 海洋酸化

ENS奧地利,維也納報導;莫聞編譯;陳瑞賓審校

一名荷蘭科學家4日在維也納舉行的「歐洲地球科學聯盟」(EGU)會議上警告,不久的未來將有大量溫室氣體甲烷釋入大氣之中。他表示,全球暖化融解北極凍土層並導致大量甲烷釋出,而這些甲烷將再反過頭來加快暖化效應。另有一些科學家則指出,全球冰川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融化,而許多海域也開始酸化。

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凡惠斯特丹(Dr. J. van Huissteden)博士表示,甲烷的溫室氣體效應比二氧化碳還強。他解釋說,科學家已開始注意到北極永凍土層所釋放的甲烷,因為這種強力的溫室氣體極可能成為全球氣候暖化效應的正向回饋。

凡惠斯特丹博士目前正與俄羅斯亞庫特生物學院合作,研究西伯利亞東北部的凍土層。根據他的觀察,北極低地河流的氾濫平原區是主要的甲烷來源,從中釋出的甲烷數量,可能高達非氾濫區凍土沼澤的五倍之多;此外,只要河流流量稍有變動,或者河流一發生氾濫,都容易造成甲烷大量釋出。他表示,當前北極地區的空氣溫度與河流流量都逐漸升高當中。

參與歐洲地球科學聯盟2006年會的冰河學家表示,全球暖化的效應將造成全球各地沿海地區被淹沒,而且甚至有可能在本世紀之內發生。他們在3日表示論文說,格陵蘭與南極西部冰層的融冰速度比以往預測的要快許多,但其中機制則尚未明朗。

位於蘇黎世的「世界冰河觀測局」(WGMC)在會中發表報告指出,歐洲阿爾卑斯山的冰河,將有75%在下個世紀內融化。WGMC的科學家贊普(Michael Zemp)對與會者表示:「從1850年到1970年代之間,阿爾卑斯山冰河的融化速度不過是每十年流失2.9%而已。但現在流失速度卻逐漸加快,從 1970到2000年間,流失速度是每十年8.2%,而且多集中在1985年以後發生。」

阿爾卑斯山冰河扮演著淡水儲存庫的功能,冰河將冬天的降雪儲存起來,而在天氣回暖時慢慢釋出淡水供家庭與農戶使用。冰河消失的話,融雪將在春天來臨時一次傾流而下,造成洪水氾濫,以及夏、秋時期缺水。

另一份在地球科學聯盟2006年會上發表的報告說,二氧化碳排放造成的以往未預期到的效果。發表報告的海洋專家說,本世紀前,大部分海洋的珊瑚將會因海水逐年酸化而遭到侵蝕。尤其是最近才發現到的冷水珊瑚,受到的威脅最烈。

海洋科學家說,人類排放的二氧化碳有三分之一被海洋所吸收,這種海洋化學的變化已造成嚴重的後果。海洋吸收二氧化碳後pH值會降低,意謂著海洋酸化,進而產生海洋化學性質的變化。新研究發現,近10年來深海地區的海洋酸化程度已達到可被測量的程度。

目前大部分研究已注意到海洋酸化造成珊瑚鈣化作用的減緩,以及礁石有機物、某些主要浮游生物群所受到的影響;但對生態系統「脫鈣作用」(decalcification)的發生會造成什麼長遠的效果,則所知甚少。科學家認為,有必要採取更多研究來觀察生態系統對海洋酸化的反應和調整。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波爾多分校國家大氣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克雷帕斯(Joan Kleypas)認為,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似乎就是唯一的解決方式。

http://e-info.org.tw/node/5783

Earth's Ice Melting Under Blanket of Greenhouse Gases

VIENNA, Austria, April 4, 2006 (ENS)

Large amounts of the greenhouse gas methane will be released into the atmosphere in the near future, according to a Dutch scientist speaking today at the European Geosciences Union meeting in Vienna. He said global warming could lead to melting of the arctic tundras, setting free large volumes of methane, which would in its turn increase global warming. Other scientists said glaciers are melting at an unprecedented rate and the oceans are turning acidic.

Methane is a much stronger greenhouse gas than carbon dioxide said Dr. J. (Ko) van Huissteden of Vrije Universiteit in Amsterdam. He explained that methane fluxes from the arctic permafrost areas attract scientific attention because the release of this powerful greenhouse gas may act as a positive feedback to climate warming.

Van Huissteden's research in the tundra of northeast Siberian, conducted in cooperation with the Yakut institute of Biology, shows that the floodplains of arctic lowland rivers are major methane sources, where methane fluxes may be five times as high as in non-flooded tundra bogs.

Moreover, he said, these fluxes are very sensitive to river discharge fluctuations and the incidence of river floods. Currently, both air temperature and river discharges are rising significantly in the arctic. A panel of glaciologists at EGU 2006 said the consequence of global warming may be that, even in this century, coastal areas will be flooded worldwide. The Greenland and West Antarctic Ice Sheets are losing ice at much faster rates than has been predicted, while the mechanisms causing this are not yet fully understood, they said Monday.

Europe's Alps could lose three-quarters of their glaciers to climate change during the coming century, according to new research from Zurich's World Glacier Monitoring Service (WGMC) presented at the meeting. "From 1850 to the 1970s, there is an average loss of 2.9 percent per decade," WGMC's Michael Zemp told EGU participants. But that percentage of loss is accelerating rapidly. "From the 1970s until 2000 it is 8.2 percent per decade, and we see most of that increase since 1985," Zemp said.

Alpine glaciers serve as freshwater reservoirs, storing winter snowfall and releasing it over the warm months for use in homes and on farms. Without the glaciers, snowmelt would run off all at once in the spring, causing flooding and leaving little stored water for summer and fall.

An unexpected effect of increasing emissions of carbon dioxide (CO2) was reported Monday at EGU 2006. A panel of ocean experts said that by the end of this century, corals in large parts of the oceans will see their shells dissolving in sea water that is more and more acidic. Cold water corals, species that have only been recently discovered, appear to be most threatened.

Panel members said that the oceans have so far absorbed about a third of human-caused CO2 emissions, and that this uptake has serious consequences for ocean chemistry. Adding CO2 to seawater reduces the pH level, which is referred to as ocean acidification. New findings indicate that changes in ocean chemistry due to acidification over the last 10 years are measurable even in the deep ocean.

Most research so far focused on the decline in calcification of corals, other reef organisms and some major planktonic groups of the open ocean due to this acidification. But less is known about the long-term effect of decalcification on the ecosystem. Research needs to be done on the ecosystem's response and adaptation to more acid oceans, the scientists said.

According to Joan Kleypas from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 Boulder, Colorado, the only solution seems to be to decrease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http://ens-newswire.com/ens/feb2006/2006-02-07-03.asp

讓地球更健康,減碳省錢step by step!

編譯:李佳蓉;地球日電子報編輯室整理

近年來,許多國際環保組織不斷地警告溫室效應對於地球所造成的危害。因為地球溫度上升,世界各國已經正視這個問題,並積極研討防止地球迅速暖化的各項對策。由於暖化的主因是二氧化碳的釋放,如何有效地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成為當務之急。以下幾個簡單的步驟,讓你我從生活中做起,為保護地球盡一份心力。

1. 將白熾燈泡更換為節能燈泡〈省電型螢光燈泡〉:有CFLs字眼的燈泡的壽命是一般白熾燈泡壽命的10倍,同時也可節省66%的能源。雖說頻繁的開關會減少節能燈泡的壽命,但就統計來說節能燈泡可省下約新台幣990元〈30元美金〉的電費,相當於多出10,000小時的照明時間。以釋放溫室氣體而言,節能燈泡比白熾燈泡以及鹵素燈泡散發出較少的氣體,節能燈泡的溫度為華氏100度〈約攝氏37.78度〉,其他則為1,000度〈約攝氏537.78度〉。

2. 隨時保持正常車胎胎壓:保持正常胎壓,車子可以多出3.3%的里程數,相當於每加崙汽油少美金2.3元。這對地球和駕駛人的荷包來說可謂是一舉兩得。

3. 降低熱水器和空調的溫度:將熱水器設定在華氏130度〈約攝氏54.4度〉,在室內穿上毛衣,並把自動調溫器調降3度,這個小小的舉動有著極大的正面影響,在2007年可以減少約 499.4公斤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夏天時把空調設定在攝氏24至26度間,不但可以節省5%到10%的電費,同時,每個家庭也減少了約300公斤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4. 種樹:樹木不但吸收碳而且也吸收有害的溫室氣體,但是森林卻以令人驚訝的速度消失。根據聯合國食品和農業組織估計每年被破壞的森林面積平均為三千兩百萬英畝。以樹木的平均壽命而言,一棵樹一生可吸收1公噸的二氧化碳。以馬自達汽車為例,該公司每賣出一輛新款Demio汽車,就種5棵樹來平衡環境傷害,以達成碳管理的目標。

5. 彌補您的碳足跡:國際保育〈CI,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在2007年舉辦許多活動,設法平衡消長人類對地球氣候變化所造成的衝擊。例如,捐贈美金10元,抵銷開車旅行全國時所排放的廢氣;捐美金20元,補償家庭聚會中所使用的器皿、食物、飲料等製造過程時,所排出的有害氣體,或是捐美金7元平衡一次國內來回飛行。這項捐款將保護非洲馬達加斯加東北部的馬基拉(Makira)森林(佔地832,000英畝)受到污染和防止成千上萬噸的二氧化碳進入大氣。

6. 購買當地的肉類及農產品:美國超級市場多數生鮮產品在上架之前,平均需要1,500英哩的運送過程。購買當地出產的產品不但節省燃料、省去中間商的剝削和冰箱使用的能源,同時也可支持當地農友,何樂而不為?

7. 用可重複使用的杯子喝水:2006 年美國每人平均消耗了超過 400 個飲料瓶和罐頭,留下過多的玻璃、塑料、鋼和鋁;這些採礦、處理、提煉、塑造、運輸、存放、冷藏和銷毀瓶罐材質的過程,必須使用大量的石化燃料和水力,同時也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商品製造正是二氧化碳的無形生產者。過去曾經聽過這個口號,現在您將再聽到:減量、重複使用和回收。

8. 隨手拔下不用的插頭:吹風機、手機充電器、電視機等等,即使關上開關仍持續地消耗能源。這些能源佔了全國總耗能的5%,相當於1800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溫室效應日趨嚴重,少數人的力量無法達成目標,唯有從自身做起,進而影響周圍的親友,讓大家重視此議題,並身體力行,才能有效改善有害氣體對於地球的危害。

Refer: http://2007.earthday.org.tw/practice/practice070430.htm

大家來省電!省電愛地球!

整理/阿狗狗

說到節能省源愛地球,現代人是不是都快要不認識這個「省」字了呢?因為有些人可能是凡能用錢解決的就用吧!能完全地享樂享受就來吧!再加上銀行利率低到不行,連錢都花到精光,還談什麼節約能源呢?於是,電腦從沒關過機;氣溫還沒超過攝氏30度,冷氣開放24小時;到哪裡都盡量開車或騎摩托車,凡要用到腳的,除了爬樓梯一切免談!

其實溫室效應所造成的全球氣溫逐漸上升,不再是危言聳聽以及遙不可及的國際問題,而是身為二十一世紀人類所必備的基本認知,並且盡力維護地球健康也是我們的義務。因此省電省能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隨手可做的,有哪些方法可以一起省電又省錢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1.請購買有「節能標章」的電器用品,貼上這個標章的產品代表著,能源效率比國家認證標準高出10%至15%,不但品質有保障,耗電量也更少,這個節能標章更有「電源、愛心雙手、生生不息的火苗」的含義。而且在政府鼓勵廠商配合之下,已經有19種產品,共計56家品牌、605款節能標章產品供消費者選購。包括冷氣機、電風扇、除濕機、電冰箱、電視機、螢光燈管、洗衣機、乾衣機、吹風機、烘手機、開飲機(溫熱型)、開飲機(冰溫熱型)、飲水機(冰溫熱型)、汽車、機車、液晶顯示螢幕、安定器內藏式螢光燈泡,瓦斯台爐、瓦斯熱水器。這些全部都是我們生活中用得到的電器用品,下次要汰舊換新時,別忘記節能標章的選擇喔!

2.根據國際能源總署調查研究,先進國家的家庭因為沒有拔插頭所浪費的電力(待機電力),約佔總耗電量的3%至11%。因此家中除了開飲機、電冰箱等需要24小時用電的家電之外,其他不需要長時間使用的電器,建議您不用時可以將主電源關掉或將插頭拔掉,或是更換為「可開關式插座」,節約用電、減少電費支出,還有別忘記養成隨手關燈、關電器的好習慣。

3.擅用保溫瓶、悶燒鍋等利用溫度續熱的家庭用品。這樣不管天冷或天熱,你都有一瓶屬於自己的水,不用夏天的時候還用著24小時插電的熱水瓶,也不用在冬天時,冰箱裡永遠冰著一瓶到夏天才會喝的冰水啊!至於悶燒鍋,利用食物煮沸後的熱度完全封存在悶燒鍋的外鍋中,讓食物持續被加熱,適用在蒸、熬及燉等方法,這也是一種擅用能源的聰明絕招喔!

解決地球暖化也許離我們太遙遠,但是隨手可做的省電省能生活就在我們周圍,讓我們一起多為地球降溫盡點力吧!

【參考資料】
wow!全球暖化 http://co2.e-info.org.tw/save_energy/save_energy.htm
節能標章網站 http://www.energylabel.org.tw/

Refer: http://www.earthday.org.tw/?q=node/162